首页 - 闳约资讯 - 正文


【光影中国】第十期“光影中国”德艺双馨讲坛 暨电影《敦煌女儿》观影会 圆满结束

创建时间:  2023/03/12  仲婷   浏览次数:   

2023年3月11日下午,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光影中国”德艺双馨讲坛第十期暨电影《敦煌女儿》观影会在大宁国际CGV影院顺利举办,本期活动的主题为“光影中的文化传承”。本期活动嘉宾是国家一级导演、二级教授、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上海电影学院教授、《敦煌女儿》导演滕俊杰,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上海大学对外联络处处长陈然,上海大学闳约书院执行院长、上海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曹俊,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韦淑珍,上海电影学院党委书记李坚,上海电影学院执行院长何小青,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丁友东,上海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倪瑜,以及来自上海美术学院、上海电影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的师生代表们共计150余人出席本场讲坛与观影活动。

活动开始首先展映了滕俊杰导演的电影《敦煌女儿》,电影将戏剧美学和电影美学相结合,艺术化地展现了以樊锦诗为代表的一代代敦煌人守护璀璨的敦煌莫高窟文明,用毕生的潜心研究让敦煌文明走向世界的故事,影片超强的历史回溯感让“坚守大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深入人心。


观影结束后,滕俊杰导演上台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感受。他讲述到电影拍摄过程中的艰辛,并对樊锦诗这一形象的刻画描摩进行了分享。滕导提到本片的核心词是“信仰”,不论是“敦煌守护神”常书鸿、还是“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等学者,都对守护中华文明瑰宝敦煌文化有着崇高的信仰,也正是因为信仰,才会跨越几千公里到沙漠戈壁用电影的表达方式将敦煌文化的独特魅力留存下来。黄沙漫天,寸草不生,万山阻隔,亲人相念,但只要心归处,是敦煌,就足矣。

滕俊杰导演还提到影片的一大特色就是沪剧,用电影语言彰显戏曲的审美优势,“尊古不泥古、创新不失宗”,探索戏剧和电影相结合的新创新。用沪剧戏曲的方式讲述樊锦诗的伟大事迹,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影片在讲述伟人故事的同时,也传承了沪剧文化,受益良多。

随后,活动进入了互动问答环节。一位来自上海电影学院戏剧戏曲学专业的研究生同学提出了“如何做到戏曲表演行当和现代电影的平衡”的疑问,滕俊杰导演对此做出了回答,“不求演什么像什么,而是要演什么是什么”,他表示,要让演员忘记行当,专注于演的这个角色,回归人物本身,才能演得好,演得真。

分享中,滕俊杰导演对青年电影人和未来的文化艺术工作者送出寄语,“电影是一门传播力最广的艺术,做电影也要有像‘莫高精神’一样坚定的信仰,才能写出电影的情怀。”最后,滕俊杰导演再次表达了与在座学生交流的喜悦,期待可以有更多关于电影的讨论在课堂上展开。

在热烈的掌声中,上海电影学院第十期“光影中国”德艺双馨讲坛圆满结束。

学生观后感:

上海美术学院 周丽丽:今天看了电影《敦煌的女儿》,看之前对沪剧版的就已略有耳闻,所以更加期待。五十多年,从青春年少到满头华发,樊锦诗为莫高窟的永续利用,永久保存,倾尽了全力。文学家喜欢说永远的敦煌,永远的莫高窟,我今天真的看到了一位老人,为了“永远”这两个字,付出了最实在的努力,最刻苦的坚守,最不懈的勇气。在感受到强烈的莫高窟精神后,我久久不能平复,希望自己在未来也多向前辈们学习,吃苦耐劳,勇敢担任!

文信学院 毕畅畅:《敦煌女儿》解读了不为人知的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让我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电影中饰演樊锦诗先生的茅善玉老师的表演非常的动人和真实,她演了从青年到老年的樊锦诗,不仅没有违和感,而且精湛的演技使我们对她的经历也非常的感同身受,能够真切体会到当时人物的一些心情,真的很棒!

文信学院 姚佳颖:《敦煌女儿》是一部沪剧电影,将戏曲与电影进行了巧妙地融合,真实场景与剧情的碰撞更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讲述了敦煌石窟考古和莫高窟的文保事业。剧里人物的表演也很真实,喜怒哀乐都表现地淋漓尽致。影片充分表现了“信仰”的力量,是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生动实践,这是很难忘的一次观影经历!

上海电影学院 胡慧娜:《敦煌女儿》作为一部实景沪剧电影,在电影和戏曲之间并没有很强的艺术割裂感,一方面是源于沪剧本身所具备的现代性,另一方面则是主创团队对戏曲表演去舞台化,主生活化、自然化的荧幕呈现要求。“事不凝滞,理贵变通”,戏曲文化的传播发展要与时代相携,须要变通。《敦煌女儿》虽然在表演方式上淡化了戏曲传统的程式性和行当,但却使我们在欣赏沪剧的同时真真切切的走进了“樊锦诗”这个人,对戏曲表演如何在电影荧幕上达到中庸的艺术融合作出了优秀的呈现。不仅充分展现了莫高窟的美和瑰丽的敦煌文化,对地方戏曲文化、地域文化也有更为广泛的传播效果。

此次观影,我体会到了樊锦诗在坚守敦煌之时,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的精神信念,也感受到了樊锦诗与彭金章两人“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的真挚情感。在沪剧和电影自然融合中,艺术化地展现了樊锦诗五十多年坚守大漠的人文信仰和家国情怀。樊锦诗先生一生专注在一事,电影工作者如是,戏曲传承者亦如是。沪剧艺术立足新时代,坚持守正创新,不断进行突破与融合的过程,对当代戏曲文化传播发展也具备借鉴意义——戏曲文化传播发展要与时俱进,须得固本求新,让传统戏曲艺术寻觅当代知音。

上海电影学院 陈章涌:《敦煌女儿》主要展现的是敦煌文物研究工作者樊锦诗的伟大形象。首先是对环境艰苦的塑造,来突出主人公对敦煌研究事业的热爱。影片一开始,就向观众展现了沙漠中的沙尘天气,但猛烈的沙尘,扑不灭樊锦诗对敦煌的热爱,她来到敦煌后,第一时间不是到住所,而是跑到莫高窟259窟看禅定佛。再者,影片为了塑造人物形象,故意拉长了时间线,展现了樊锦诗从青春到白发,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敦煌。但影片也没有将樊锦诗脸谱化,她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在面对丈夫和理想作选择的时候,她会做出妥协,选择爱情;在丈夫带着儿子离去,她也会一个人坐在原地,目送他们离开,拿着布偶,从白天坐到黑夜,不愿回去。这样多面的人物设计,我想也是导演和编剧有意而为之,平凡的人默默坚守伟大的事业,才让人更加感动。并且,这些设定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是导演为人物的坚守,作的外部动力,在青春时期,樊锦诗爱情和事业两难时,是丈夫给予了她支持;初为人母时,也是丈夫主动提出帮樊锦诗照顾孩子;面对研究困境的时候,丈夫再次从武汉大学请调来研究所相助。樊锦诗的爱情并没有与开篇的小伙一样,成为她的绊脚石,而是伴随着她的事业,一步步前进,这是导演在人物塑造上的有意设计。

影片风格的诗意创造也是做的不错。首先是镜头上的运用,导演利用了电影镜头的优势,展现了沙漠的空景,展现来自沙漠的魅力,还有一座座佛像的全景和后期制作的、有层次感的壁画,都将敦煌的美和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韵味展现在观众眼前。再者,就是发挥戏曲人物语言的抒情作用。作品中大部分唱段都是抒发人物对敦煌的热爱、对敦煌工作的赞美和歌颂,还有多次在离别的时候提及的“九层塔的铃铛声”,空灵又悠长,导演运用音乐和其他声音来展现研究者漫长的坚守和他们灵魂深处与敦煌的共鸣。

上一条:“春风送暖 职面未来”2023届毕业生春季线下人文艺术类专场招聘会顺利召开

下一条:【学习会】闳约书院学生党员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会第一讲顺利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