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活动预告 - 正文


闳约书院粮食安全主题教育活动

创建时间:  2022/10/17  仲婷   浏览次数:   

 

2022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为引导青年学子全面认识中国粮食安全取得的伟大成就,树立正确的粮食安全观,践行“爱粮惜粮”的传统美德,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于10月14日协同闳约书院开展“端牢中国饭碗,确保粮食安全”2022年粮食安全主题教育活动。老师与同学们在线上会议共同观摩中央电视台《端牢中国饭碗》大型纪录片,并进行“话说粮安”主题作品的赏析,同时围绕今年的粮食安全教育主题“端牢中国饭碗,确保粮食安全”,上海美术学院的同学们进行了海报创作,来传达“维护粮食安全,从我做起”的青年态度。

1.粮食安全海报

 


 

2."画说粮安"——主题作品分享

《收获》

陈浩然2019国画

作者简介:苏联女雕塑家薇拉·伊格娜吉耶芙娜·穆希娜(1889~1953)是苏联革命年代涌现的一位优秀的纪念碑雕塑家,一生为社会主义俄罗斯祖国创作了许多为人民所称颂的大型雕像。

作品简介:裸体表达了劳动妇女的健美,这是传统审美观的发展。劳动姿势使形式感更加强烈,又具有时代新意。穆希娜大胆采用情节性方式,但不让具体性局限形式,使劳动舞蹈化,造型美化。它是生活,又不同于生活。如穿裙农妇的两腿呈舞蹈坐姿。她低头举臂,身姿稳定而优美。裸体妇女与此相反,脸转向穿裙妇女,既有照应,又有自己的形体美。雕塑总体感觉不过分庄重,又充满纪念碑性质。

《收割者》

薛好瑞2021油画

作者简介:老彼得·勃鲁盖尔(Bruegel Pieter, 约1525—1569)16世纪尼德兰地区最伟大的画家。一生以农村生活作为艺术创作题材,人们称他为“农民的勃鲁盖尔”。

作品简介:在构图上,未收割的麦田从左下到右上,将空间分割为前后两大块区域,前景的一部分人在空地上稍作休息,另外一些继续忙着收割,麦秆随这镰刀规律的运动顺势倒下。一位女性正弯下腰,将麦秆捆扎成束,几乎对折的身体让人感受到她腰部的劳累。中景是村落和田间的道路,路上还有一辆满载谷子的四轮车。视线随田垄小路望去,三个走在田间的女人,最后那个没有扛麦束,虽然看不清她的脸,却明确传递出她正想着心事。远处是通向外海的港口,船只船头向外,可想是搭载着刚收割下的稻谷驶离。田地中人们正在烈日下收割小麦,树下刻画了一组正在休息农民,他们围坐在一起吃着面包,还有直接躺在树下睡觉的人,细节的刻画传达出强烈的倦怠感。

《粮食满仓诗满怀》

陈燕涵 2019版画

作者简介:中国年画家郝慧芬创作,70年代出版。

作品简介:这是中国年画家郝慧芬的一幅粮食喜获丰收、社员们喜笑颜开的动人景象年画。这样画发表在70年代。画里田野里涌动着金黄的麦浪,收割机、拖拉机轰鸣着穿梭作业,鼓胀胀的麻袋排起了一条条长龙。劳动休息时间,男女老少社员们围拢在一起,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活泼生动的“赛诗会”, 刚才还挽着袖子、卷起裤腿,头顶炎日、挥舞镰刀的汉子,瞬间变成了咬文嚼字、妙语连珠的田头诗人,大家积极踊跃地走上台去、献诗一首,声情并茂、豪情满怀地赞颂好政策、新风尚,感怀令人激动不已的丰收年景、幸福生活。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掌声中、笑声中、喝彩声中把“赛诗会”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这张年画生动地展示了那个年代人对收获粮食时的喜悦,生动的故事性表现让我们每个人都似乎能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粮食》

席妍 2021美术学

作者简介:前苏联画家雅勃隆斯卡娅,是位很有个性的画家,她善于思索,在艺术上不断探索与创新。随着时代的步伐,她的绘画风格不断地改变,甚至在同一时期也采用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

作品简介:《粮食》是前苏联画家雅勃隆斯卡娅于1950年创作的作品,是雅勃隆斯卡娅青年时期的成名作。画面表现了苏联集体农庄女庄员在丰收的打谷场上劳动的场面,在夏日的明亮的阳光下,集体农庄女庄员们在堆积着如山的金黄色麦粒的打谷场上,紧张而有秩序地劳动。

《拾穗者》

许馨予2022数字媒体艺术

作者简介: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1814-1875年〕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代表作《拾穗者》创作于1857,该画描绘了农村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是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的典型代表作。

作品简介:他的名作《拾穗者》描绘了三个农村妇女,她们体态健硕,穿着粗糙的布衣,正深深地弯下腰去,在已经收割完的麦地里捡拾最后一点散落的麦穗。米勒将三个人物放置在前景正中央,她们身后是广阔的天空,金色的田野一直延伸到地平线深处,还有草垛、村舍、树木和劳作的农民点缀其中。拾穗者的形象从美丽得有点虚幻的背景中凸现出来,显得实在而沉重。米勒用浓重的色彩、深度的弯腰动作、如雕塑般坚实的造型来塑造农妇形象,强调了她们劳动的艰辛。整个画面朴实却给观众带来不同寻常的庄重感。

《粒粒皆辛苦》

周铭哲 2019视觉传达设计

作者简介:方增先(1931年-2019年12月3日),1931年生于浙江浦江西塘下,现代著名画家,20世纪后半叶现实主义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画坛具有影响力的“新浙派人物画”的奠基人与推动者。

作品简介:《粒粒皆⾟苦》歌颂了中国农⺠勤俭节约的美德与新时期积极向上的时代⻛貌。那双粗糙的⼤⼿是劳动者的⼿,它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后的⻢⻋满载的是丰收的喜悦,是劳动的报偿,是真正属于平凡劳动者的美好⽣活。画中的⽼农是中国亿万农⺠中极普通的⼀员,然⽽,在他⾝上却散发着中华⺠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质朴、善良,有如家乡⽗兄那般质朴、亲切。

《幸福》

李天扬2020建筑学

作者简介:Sarawut Intarob,擅长纪实摄影和风光摄影,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人情味和生活味道。色彩小清新,神韵动人,可以说是他的整体风格呈现出的基调。他的纪实不那么沉重,但却在自然的韵味中感受到人间真情,真切的自然的,才是最打动人心的影像。

作品简介:这幅摄影作品名为幸福。画面中爷孙两人在阳光中带着宠物走在稻田中,脸上洋溢这笑容。画幅中大片位置留给了一直向远方绵延的稻田,将主体人物包裹画面正中,并对背景进行了虚化,凸显了人物幸福、满足的情绪。明亮的色调,饱满的画面和居中的构图营造了和谐、安稳的氛围。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作物茁壮生长令人欣喜,充足的粮食是人民生活的基础,让人们安心地努力奋斗,展望未来。粮食安全是人类生活的一项基本权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确保粮食安全,人人都有买得到又买得起的粮食就是人民的幸福。

3.观看《端牢中国饭碗》纪录

学习中央电视台《端牢中国饭碗》大型纪录片。学生可通过央视网《端牢中国饭碗》_CCTV节目官网-纪录片_央视网(cctv.com)在线观看,全面了解学习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粮食及其他重要农产品生产取得的辉煌成就。 

 

学生学习心得

邢轶然2019级国画

观看了《段老中国饭碗》纪录片后,我再一次认识到粮食对国家、对人民的重要性。当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升高,“舌尖上的浪费”现象也日益严重,浪费粮食的情况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餐桌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缩影,餐桌虽小,却传承了人类自古以来文明有礼、节俭惜福的优良传统。古语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任何事情都是如此。粮食来之不易,行动起来吧!珍惜粮食,就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用实际行动做建设“节约型家园”的带头人,为建设文明、和谐的家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薛好瑞2021级油画

我在观看了《端牢中国饭碗》这一纪录片后,再次深刻的意识到粮食安全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前途命运,是需要举全国人民之力共同完成的国家重大战略。纪录片在我国粮食安全建设的宏大背景下,聚焦于个体行动者,将抽象的国家政策化解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故事,在每一亩良田、每一粒种子、每一颗果实中,是汗水与泪水、艰辛与挑战交织的粮食安全奋斗史,是无数中华儿女为国家粮食安全、为人民生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家国情怀。

陈启祥2019级版画

看完纪录片后,我内心有如泉涌。就我的家乡崇明岛来说,从出生到现在我所生活的环境中用于农作物的田地正急剧地减少,一片片良田正变成钢筋混凝土建筑或是景观公园,就全球而言,供我们食用的粮食也正逐年减少。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粮食,那么一天就可以节约五十亿粒粮食,可以去帮助那些因为贫穷、自然灾害等原因正在挨饿的人们免受饥饿之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伯伯们为了粮食,冒着严寒酷暑,几乎全年都扎在田地里辛勤劳作,从而我们才有粮食吃。每当我再望着香喷喷的大米饭时,农民那辛苦的背影总能在我眼前浮现,心中不由然想起这首诗。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做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珍惜每一粒粮食吧!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爱粮节粮的先锋!

杨天然2022级美术学

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在中国每年被浪费的粮食相当于两亿人一年的口粮,这是一个多么夸张的数字。在人口如此庞大的国家,如果每人节约一点资源,加起来就是一笔巨大财富。在国家为了严守住耕地红线,寸土不让的今天,每个人的节约早已不仅仅是一种美德、一种智慧的体现,节约更应该被养成为一种习惯和风气。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珍惜每一粒米,珍惜每一口菜,在心中常怀对劳苦的土地生产者的感恩。每一个人都可以身体力行的成为守卫粮食的模范。

骆妍哲2022数字媒体艺术

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养成节约粮食,爱护粮食,珍惜粮食的良好生活习惯。通过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只有全面强化粮食安全的基本功,才能筑牢粮食安全的根基,确保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持续稳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是中国良应对新阶段的新挑战,确保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而我们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理应投身其中,为祖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余文秀2019级视觉传达设计

民以食为天,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在新冠疫情大背景下,我对“端牢中国饭碗”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与认知。手里有粮,信心在。在疫情与各种自然灾害中,我国粮食应急保供的基础在不断扩大,粮油储备不断充实,只有在端好中国饭碗的大前提下,我们才会不惧一切挑战。对社会,要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回到农村;对个人,要做到光盘行动,爱粮节粮。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日省一把米,月节一斤粮,从节约做起共筑中国粮库,促生活富足,祖国繁荣。

姜菡钰2020级艺术与科技

今日观看了纪录片《端牢中国饭碗》,影片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中国粮食生产与食品安全保证的议题。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提高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把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想我们作为普通民众的一员应当做到珍惜粮食,做到不浪费,这是对粮食生产的尊重和资源的保护。

李宗蔚2020级建筑学

曾经的食物不足到如今面对疫情的从容不乱的背后,正是如今中国已经是大国粮仓,有了足够应对风险的能力与勇气。这就是中国,用全球9%的耕地与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全球近乎20%的人口。纪录片《端牢中国饭碗》第一集:守护耕地,通过几个案例很好的讲述了中国如何从一件件小事中贯彻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严格执法,落实“三区三线”政策,守住中国18亿亩红线,在这人均耕地面积不及全球平均水平40%的土地上创造辉煌史诗,创造土地富产的奇迹。

申屠沂2021级研二建筑学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经过这些年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地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这无疑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长期以来,我国都将粮食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对“18亿亩耕地红线”的坚守。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必须要统筹好生活、生产和生态各类活动的用地。

上一条:上海大学闳约书院2022-2023学年班团骨干培训顺利举办